一个制度好不好,关键看它带来的成效★★。《澳门》杂志网站近日刊文称★,在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里,澳门赢得了新与旧、本土与国际和谐融合的美誉。数据提供了佐证:2023年澳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至回归前的7倍★★;1999年至2023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6.9万美元;33★★.3平方公里土地上拥有170多个不同类型的景点,是全球世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城市之一;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稳定的经贸关系,是190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成员……正如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必须长期坚持。
★★“在过去25年里★★,澳门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这是西班牙耶克拉日报网近日一篇报道的标题。随着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的到来,这样的评价更加密集。外媒普遍认为,澳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与世界联系日益增强★,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典范★★。站在新的起点,澳门特色“一国两制”实践如何推进?澳门与世界又将进行怎样的互动★★?12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给出了答案。
就澳门而言,在进行高度自治时,“经济适度多元”是一道必答题。国际社会对澳门曾经的印象是,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博彩业所占比重较大。如今这一局面已然改变:2023年博彩业占本地生产总值比重37.2%★,较2019年减少14个百分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和文化体育等适度多元的产业发展迅速★★。
未来,从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到进一步加大双向开放力度、打造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再到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一个更加开放的澳门不仅发展自身,也利于世界。
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产业,推动实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同澳门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积极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习主席在对新一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出的4点希望中,第一点谈的就是着力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澳门社会各界看来,这将为澳门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斗转星移★★★。走过25年,澳门从昔日的小渔村,蝶变成如今的国际大都市,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未来★,澳门将在更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中★★,发挥自身独特的★★“桥梁★”优势,书写“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篇章★★,为世界带来更多共赢机遇。而世界也将会更深地体会到:“一国两制”蕴含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护。
把握住机遇,需要从过去的成功实践中汲取经验。要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要维护高水平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要弘扬核心价值、促进包容和谐——习主席提出的这四条原则既是香港★★、澳门回归以来实践经验的总结,也为未来港澳更好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提供了指引★★。分析人士指出,“一国两制”将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澳门将更好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并与世界进行更多互动,将国际大都市的“金名片”越擦越亮。
其中,“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 位居四条原则之首★,意在重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在这个前提下★★,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与中国人常讲的“根深叶茂”“本固枝荣”是一个道理。
此外,在中国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也是澳门的机遇所在★★。在“一国两制”之下,澳门具有国际贸易自由港、单独关税区、简单低税制、国际联系广泛★、中西文化荟萃等优势。近年来,澳门推进★★“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增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节点”作用。
今年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这为澳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