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晚间,大全能源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募资不超过110亿元★★★,用于年产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本次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
华宝股份(300741)1月24日早间公告★★,耒阳市监察委决定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朱林瑶的违法问题立案调查。华宝股份称未获提供有关朱林瑶目前正接受调查所涉嫌违法事宜的性质的任何详情,公司业务经营目前保持正常★★。当天,交易所发出关注函,就朱林瑶被立案调查事项追问华宝股份是否牵涉公司责任,是否影响公司经营等更具体的细节问题展开问询。
1月24日,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报披露完毕。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1年四季度,公募基金整体盈利2795.10亿元。2021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突破25万亿元。报告期内,公募基金增持消费股,减持医药股★★,股票仓位稳中有升,但持股集中度继2021年三季度后进一步下降,贵州茅台重回第一大重仓股。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今年以来各机构(含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保险公司★、海外机构、QFII及其他)共对453家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13046家次调研★。在获机构调研的公司中,容百科技成为今年以来机构调研关注度最高的公司★★,年内共获得517家机构调研,居于首位。共有28家上市公司本月获得超百家机构调研★。迈瑞医疗以获430家机构调研总数居于其次。
1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升81个基点,报6.3411★,创2018年5月份以来新高。同时,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双双走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16时30分收盘★★,在岸人民币收盘报6.332,盘中最高触及6.329,创2018年4月27日以来新高;截至17时,离岸人民币汇率盘中最高触及6★★★.3322,创2021年12月9日以来新高。
奥运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部场馆100%绿色供电,我国首条雪车雪橇赛道,世界上首次5G技术打造超高清直播演播室……一个又一个的“首个”★★“首次★”,彰显了北京冬奥会绿色、科技★★★、智慧的底色★。
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十多家券商开始发力研究所业务,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超出往年。一时间★★,分析师人才缺口巨大。多名业内人士表示,如今挖角比以往激烈。有券商研究所所长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旗下分析师快被挖空★★★。另有研究所所长认为★,人才稀缺,高价也难引进分析师。一年内换两三个东家的分析师并不少见——通过持续跳槽获得升职加薪,甚至还有的从业两年就“速生★★★”为首席分析师。
在央行加量开展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充裕信号后★,国债期货24日再度全线年期主力合约涨0.05%。同时★★★,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重要关口,昨日15时55分★★,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2.5个基点,报2.6788%★★★,跌破2.7%。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流动性合理充裕的预期是此次延续★★★“债牛”态势的核心逻辑——主要货币工具利率接连下调,彰显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发挥作用。
国家发改委网站1月24日消息,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的《“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将出台一揽子支持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符合条件的流通企业通过上市、债券发行★★★、企业并购等方式募集资金。推出航运指数期货等创新产品,支持化工产品★、金属材料等领域期货产品扩面。完善期货监管法律法规★★,积极探索期现联动★。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573家深市国企跑出了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这一年,深市国企通过改制上市、再融资等方式筹集中长期发展资金★★★,推进产权、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这一年,深市国企充分利用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工具,有效提升国企活力和效率,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1月24日★★★,深交所对中金环境发出关注函★★★,围绕公司预计2021年业绩亏损,重点就大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等问题展开问询。根据公告,该公司拟计提商誉减值准备4.7亿元至5.2亿元,是其业绩预亏的重要原因。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上周(1月17日至1月23日),沪深交易所已向8家上市公司发出有关商誉减值的问询。其中,3家公司均因大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等原因造成预计去年业绩大幅亏损。
中国政府网1月24日消息,国务院近日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方案》部署了十大工程,要求从八个方面健全政策机制。《方案》要求,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加快绿色债券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强化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深化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继2021年中国经济年报揭晓后,地方陆续交出全年经济★“成绩单★”。《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十四五”开局之年★★,多地经济稳健复苏★★、稳中向好,呈现动力强、态势稳、韧性足的特征★★。与此同时,面对★★★“三重压力”,地方加紧谋划新一轮稳增长实招,并拿出一系列具体举措,力促2022年经济“开门稳★”。围绕稳定工业经济增长、激发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纾困减负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一揽子具体举措还将密集落地。
截至1月24日,除河北、吉林外的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以及GDP增速。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2021年各省区市实现GDP规模再跨越,经济增速显著提升★,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韧性好★、底气足。经济发展头部省份保持发展优势,中部地区加速迎头追赶。展望2022年,中部地区有望继续成为区域发展亮点★★★,区域经济将继续迈向高质量发展。
《经济参考报》记者1月24日从工信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针对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新困难、新问题,工信部将通过部门协同★★,更加精准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减轻企业负担、强链补链、优化营商环境等多方面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促进其平稳健康发展。在强化优质企业培育上★,《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与培育办法》即将出台,2022年计划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同时制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新的一年,中小企业要怎么发展?还有多少支持政策值得期待?在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坚持纾困和培优两手抓,推动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徐晓兰说:“(今年要)强化优质企业培育★★。新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财政再支持500家以上重点★‘小巨人’企业★★,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报披露逐渐进入尾声,包括华夏、易方达★、广发、兴全、中欧、睿远等基金公司旗下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四季度持仓思路浮出水面。已披露的基金四季报中,管理规模超过千亿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仅有易方达基金张坤★★★、中欧基金葛兰两位,其中葛兰为四季度新晋。Win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葛兰旗下所管理的全部基金规模为1103.39亿元,较三季度增加了133★.38亿元★。张坤四季度的管理规模为1019★★★.35亿元,比三季度末缩水38.13亿元★。
虎年将至★★,部分上市公司纷纷出炉股权激励方案,一方面可当作“年终奖★★”发送给员工,另一方面可为团队设定绩效考核、促进经营★★,此举可谓一举两得★。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4日收盘★,月内共有10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股权激励方案,其中,信息技术★★、电子、医疗、生物等行业上市公司占比居多★★★。
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新老问题叠加导致以建筑领域为代表的农民工欠薪情况仍然不少,一些地区出现案件数量反弹。